石見穿 【別名】月下紅、華鼠尾草、烏沙草、黑面風、大發汗、石打穿、石大川
適應癥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帶,癰腫,瘰疬
石見穿,中藥材名。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參的全草。夏至到處暑間采收。功能主治為: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帶,癰腫,瘰疬。
【生長分布】
分布華東、湖北、四川、廣西、廣東、湖南等地。
【性味歸經】
苦辛,平。
【主要來源】
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參的全草。夏至到處暑間采收。
【形態特征】
一年生草本,直立或在基部下傾,高20~70厘米。莖單一或分枝,全株被有倒生的短柔毛或長柔毛。葉為完全單葉,或上部為單葉,下部為復葉;復葉由3小葉組成,小葉片卵形或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臟形或楔形,邊緣有圓鋸齒,下面脈上有短柔毛;單葉為卵形至披針形,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心臟形或楔形,邊緣有圓鋸齒或全緣,長13~70毫米,寬8~45毫米,兩面均有短柔毛;葉柄長1~30毫米。輪傘花序有6花,集成多輪頂生或腋生的總狀花序,花序長6噸4厘米;苞片披針形,長于小花梗;花萼鐘狀,長4.5~6毫米,有11條脈紋,外面脈上和喉部均有長柔毛,上唇紫色,全緣,頂端有3短尖,兩側有狹翅,下唇有2齒;花冠紫色,長10毫米,外面有長柔毛,冠筒內面基部有毛環,上唇倒心形,先端凹,長3.5毫米,寬3.3毫米,下唇長5毫米,寬7毫米,有3裂片;雄蕊著生于下唇的基部,花絲短,花藥1室。小堅果橢圓狀卵形,褐色,光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狀鑒別】
莖方柱形,長20-70cm,直徑1-4mm,單一或分枝;表面灰綠色或暗紫色,有白色長柔毛,以莖的上部及節處為多;質脆,易折斷,折斷面橢部白色或褐黃色。葉多卷曲,破碎,有時復葉脫落,僅見單葉,兩面被白色柔毛,下面及葉脈上較明顯,輪傘花序多輪,集成假總狀,花冠二唇形,藍紫色,多已脫落,宿萼筒外面脈上有毛,筒內喉部有長柔毛。小堅果橢圓形,褐色。氣微,味微苦、澀。以葉多、色綠、帶花者為佳。顯微鑒別葉橫切面:上表皮細胞長方形,下表皮細胞較小,外被角質層,有氣孔及毛茸。柵欄組織1-2列細胞胞,海綿組織4-5列細胞。主脈維管束外韌型,上下表皮內方均有厚角組織,維管束上下兩側可見纖維。莖橫切面:呈四棱形。表皮細胞1列,外被角質層,可見毛茸。皮層外側在四角棱處有4-6列厚角細胞;內皮層清晰。維管束外韌型,角隅處發達,韌皮部外側有纖維2-4列,木質部連成環。髓部大。葉表面觀:下表皮細胞垂周壁波狀彎曲,呈連珠狀增厚,具角質紋理;腺鱗頭部4細胞,直徑30-45μm,柄單細胞;小腺毛頭部單細胞,直徑18-23μm,柄短,單細胞;非腺毛多存在于葉脈處,1-11細胞,長72-1620μm,壁厚,具疣狀突起,有時細胞縊縮;氣孔直軸式。上表皮細胞垂周壁略彎曲,毛少,無氣孔。
【功能主治】
治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帶,癰腫,瘰疬。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5~1兩;或搗汁和服。
【偏方妙用】
1、治療急、慢性肝炎:取紫參2兩,或加糯米稻草1兩,水煎兩次,煎液合并加紅糖半兩,兩次分服,兒童減半。
2、治療赤白帶:下取石打穿2兩,水煎服。每日一劑,連服5~7天。
-
肝火旺怎么調理 肝火旺的癥狀 肝火旺怎么辦
2023-09-11
-
腎虛怎么調理 腎虛怎么辦 腎虛應該注意什么
2023-09-11
-
如何預防秋季上火 秋季飲食養生指南
2023-10-11
-
女人三伏天怎么調理身體好 三伏天養生注意事項
2024-07-24
-
上班族秋季養生小常識 白領人士首選食補方案
2023-12-27
-
三伏天是不是不能同房 三伏天同房的注意事項
2024-06-07
-
秋季喝的養生茶 秋季怎樣喝茶有保健效果
2023-12-18
-
三伏天艾灸能去肝火嗎 三伏灸的好處和注意事項
2024-07-19
-
什么是熱射病 熱射病的典型表現是什么
2023-07-24
-
健脾祛濕喝什么茶 去濕氣的方法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