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減肥,減掉的熱量到底都去哪里呢?很多人肯定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個大揭密。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日常的熱量支出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熱量支出=+運動消耗+日常活動消耗
保證基礎代謝,別做節食的傻事
基礎代謝是指人體維持生命的所有器官所需要的最低能量需要,占每天熱量總支出的65-70%左右,也就是說,即使你躺一整天不吃不動,熱量賬戶里也會消耗掉這些「固定支出」。基礎代謝的影響因素有很多,比如基因、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等。可以用下面的公式估算:
BMR(男)=(13.7×體重)+(5.0×身高)-(6.8×年齡)+66
BMR(女)=(9.6×體重)+(1.8×身高)-(4.7×年齡)+65
(體重以公斤計,身高以厘米計)
大部分青年人的基礎代謝率在1200-1800 kcal之間。需要提醒的是飲食攝入一定不能少于這個熱量,否則身體會認為你遇到了「饑荒」,為了活命會把基礎代謝調低幾百千卡,總支出比以前還低多了,得不償失,極易反彈。
如何提高身體的代謝水平
變換運動方式
比如,從前常常跑步的,換成拳擊、游泳、跳繩……或幾種運動交替進行。別以為舉鐵和減脂沒關系,力量訓練不能少,肌肉含量增加也會提升熱量消耗。
多吃
研究表明,攝取足量的蛋白質能夠提高肌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會使人體每日多燃燒150~200千卡的熱量。蛋白質主要是由組成的,肌體消化這類食物比消化脂肪及碳水化合物更費時。所以,要將它們分解掉就需要燃燒更多的熱量。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人們的飲食必須以高蛋白為主。不過,你應當保證每日攝入總熱量的10%~35%來自蛋白質(如魚、、低脂、、豆類),這樣的飲食結構才算平衡。
改變生活習慣
如果留心,你會發現好身材的人在健身房外也是「多動體質」,這并不需要太多額外時間,你也可以。
比如,坐電梯改成爬樓梯;站著開會,不僅提高效率,還能增加熱量消耗;即使是坐著辦公,也至少每個小時都起來走動走動(久坐不僅會發胖,還有風險)。如果你總是「工作太專注」,可以換個小點的杯子,多去接幾次水,或者用軟件給自己定時提個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