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有機大分子,是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當蛋白質攝入不足時候,會導致人體的代謝率降低,疾病抵抗力減退,易患病,更有甚者會出現嚴重的營養(yǎng)不足的癥狀。蛋白質攝入不足會影響人體健康,但這并不意味著蛋白質補得越多越好。
蛋白質攝入過多會令人發(fā)胖?
一些人為了提高肌肉量會采取高蛋白飲食方法,但是高蛋白飲食補充過量的蛋白質也可能會導致肥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是能量的主要提供者,在這三者當中,碳水化合物承擔最主要的供能角色,其次是脂肪,而蛋白質供能最少,僅占10-15%。當攝入過量的脂肪時,脂肪會先儲存在體內以備不時之需。蛋白質與脂肪不一樣,它是一種“一次性”的營養(yǎng),當攝入過量的蛋白質時候,蛋白質并不會存起來留著“下次”用,而會直接轉化為脂肪,令人發(fā)胖。因此,并不建議在日常飲食之外通過其他的方式來補充蛋白質。日常飲食也要注意均衡各種營養(yǎng)。
蛋白質攝入過量還有什么危害?
蛋白質作為對人體生命活動至關重要的一種物質,容易被人們“神奇化”,夸大其好處而忽視其壞處。蛋白質攝入過多除了會導致肥胖,還可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危害。
1.容易引起水腫
過高蛋白質是毒素進入人體的通道,能夠破壞細胞的結構,擾亂細胞膜內外液體壓力的滲透平衡。最終給身體帶來巨大危害。當平衡受到干擾,水分便進入細胞,除了試圖恢復平衡,也會將細胞內過量蛋白質加以稀釋。稀釋是應付細胞內過剩物質的生理反應。添加水分固然能恢復滲透平衡,卻也導致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