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和疥瘡是兩種不同的皮膚問題,它們在發病原因、癥狀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區別。了解它們的區別,不僅能幫助我們及時準確地應對皮膚問題。
發病原因
凍瘡
主要是由于皮膚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于低溫環境下,導致局部皮膚血管痙攣收縮。這會使皮膚組織缺血、缺氧,進而引起細胞損傷。當皮膚血管在復溫過程中出現擴張、充血和滲出時,就形成了凍瘡。另外,血液循環不良、肢體末梢血管畸形、營養不良、內分泌障礙等因素也會增加凍瘡發生的風險。比如,在寒冷的冬天,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人群,如交通警察、環衛工,他們的手部、腳部由于長時間接觸冷空氣,就很容易患上凍瘡。
疥瘡
疥瘡是由疥螨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病。疥螨是一種永久性寄生螨,它會寄生在人體皮膚表皮層內,通過挖掘隧道,并在其中產卵、孵化,引起皮膚的炎癥反應。疥瘡的傳播途徑主要是通過密切接觸,如與疥瘡患者同床共枕、握手等,都可能感染疥瘡。在一些集體生活環境中,如學校宿舍、養老院、監獄等,容易出現疥瘡的爆發流行。
癥狀表現
凍瘡
凍瘡初期,皮膚會出現局限性的紅斑或青紫色腫塊,邊界不太清晰。患者通常會感到局部皮膚發涼、瘙癢,尤其是在受熱后,瘙癢感會加劇。隨著病情的發展,紅斑、腫塊會逐漸腫脹、變硬,嚴重的凍瘡還可能出現水皰、潰瘍,甚至發生感染,伴有疼痛。例如,手指患凍瘡后,初期只是指尖或指腹出現淡紅色的斑塊,之后可能會發展成水皰,水皰破裂后容易形成潰瘍,影響手指的正常功能。
疥瘡
疥瘡最典型的癥狀是劇烈瘙癢,尤其是在夜間,瘙癢會更加嚴重。這是因為疥螨在夜間活動更加頻繁。疥瘡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丘疹、水皰和隧道,隧道是疥瘡特有的癥狀,表現為灰白色或淺黑色的、微微隆起的、彎曲的線條,長度一般在數毫米到1厘米左右,在手指縫、手腕屈側、肘窩、腋窩、臍周、生殖器等皮膚薄嫩部位比較容易發現。如果搔抓過度,還會引起皮膚破損、結痂,可能繼發感染,出現膿皰、毛囊炎等。
好發部位
凍瘡
好發于肢體末梢和暴露部位,如手指、手背、腳趾、足跟、耳廓、鼻尖等。這些部位離心臟較遠,血液循環相對較差,而且在寒冷環境中更容易受到低溫的直接影響。例如,在寒冷的天氣里,人們的耳朵沒有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長凍瘡,出現紅腫、瘙癢的癥狀。
疥瘡
主要發生在皮膚薄嫩、褶皺較多的部位,如手指縫(特別是指側緣)、手腕屈側、肘窩、腋窩、乳暈、臍周、下腹部、外生殖器、腹股溝及臀溝等。這些部位溫暖、潮濕,適合疥螨的生存和繁殖。比如,在兒童中,疥瘡常出現在手指縫和手腕屈側,因為兒童的皮膚比較嬌嫩,這些部位的疥螨活動更容易引起皮膚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