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對人類危害較嚴重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病毒按其核心蛋白分為四個型別:甲型(A型)、乙型(B型)、丙型(C型)和丁型(D型)。
人群中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包括:甲型H1N1亞型、甲型H3N2亞型、乙型Yamagata系以及乙型Victoria系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變,傳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
引發流感的主要原因
1.流感病毒的直接感染引起。
2.與他人握手時沾染病毒后隨意用手觸碰鼻子、眼睛和嘴巴等病毒容易入侵人體的部位。
3.飛沫傳播。
流感癥狀
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發熱(部分病例可出現高熱,達39-40℃),伴畏寒、寒戰、頭痛、肌肉、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輕癥流感常與普通感冒表現相似,但其發熱和全身癥狀更明顯。
重癥病例可出現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等肺外表現及多種并發癥。
如何預防流感?
一、做好個人防護
①日常注意保持手衛生和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
②在流感流行季節,盡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避免接觸有呼吸道癥狀的人員,如必須接觸時做好個人防護。
③出現呼吸道癥狀時,應居家休息,進行健康觀察,不帶病上班、上課;盡量避免近距離接觸家庭成員,如需接觸時應佩戴口罩;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手帕或紙巾掩住口鼻,避免飛沫污染他人,減少疾病傳播。
④前往醫院就診時,患者及陪護人員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二、保護環境衛生
居所定期清潔通風,對門把手、扶手等重點部位定期清潔與消毒。
三、加強集體單位健康監測
①學校和托幼機構應加強校內晨午檢和全日觀察。
②對于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的學生,應及時居家觀察治療,如發生聚集性疫情,應配合各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