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肚臍,中醫稱之為“神闕穴”,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不僅是胎兒時期連接母體的生命通道,更是成人后調節體內陰陽、氣血的關鍵點。圍繞肚臍左右,尤其是肚臍眼左右一寸的位置,分布著幾個對調節腸胃功能、增強體質有著重要作用的穴位——天樞穴與帶脈穴。
天樞穴
天樞穴
位置:天樞穴位于腹部,肚臍旁開2寸處(這里的“寸”同樣采用同身寸法,即四指并攏的寬度)。具體來說,如果您平躺,以肚臍為中心,向左右兩側各量取兩橫指(食指至小指四指并攏)的寬度,即可定位到天樞穴。
功效:天樞穴是足陽明胃經的重要穴位,也是大腸的募穴,募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對于相應臟腑的病癥有著特殊的治療作用。天樞穴主要用于治療腸胃疾病,如腹脹、腹痛、便秘、腹瀉、消化不良等。通過按摩或艾灸天樞穴,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調節腸道功能,改善消化吸收,是治療腸胃功能紊亂的優選穴位。此外,天樞穴還有助于調節體內水液代謝,對于水腫、小便不利等癥狀也有一定療效。對于追求美麗與健康的人來說,定期刺激天樞穴還能幫助減少腹部脂肪堆積,促進形體美觀。
帶脈穴
帶脈穴
位置:帶脈穴位于側腹部,第11肋骨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的交點上,大約在肚臍眼左右各一寸稍偏上的位置。簡單定位方法是,站立或平躺,從肚臍水平向左右兩側延伸,大約一個手掌的寬度再向上一點,觸及肋骨下緣附近即是。
功效:帶脈穴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也是帶脈的交會穴。帶脈環繞腰腹一周,如同束帶,對全身的氣血運行起著約束和調節作用。刺激帶脈穴可以疏通帶脈,調和氣血,對于腰腹疼痛、月經不調、帶下病(白帶異常)、肥胖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F代生活節奏快,許多人因久坐不動、飲食不規律導致腰部贅肉增多、內分泌失調,定期按摩或敲打帶脈穴,不僅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少脂肪堆積,還能調節內分泌,改善女性生殖健康。此外,帶脈穴的疏通還有助于緩解因氣血不暢引起的腰背部疼痛,提升整體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