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灸一般可以敷20分鐘左右會比較好,盡量避免時間太長或者是太短,否則會產生副作用或者是影響到治療的效果,需要注意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
泥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理療方式,通常是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涂抹一些泥藥,能夠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而且還能夠促進體內毒素以及濕氣的排出,對于改善體內濕氣重或者是身體乏力能夠起到比較好的作用。可以將泥藥均勻的涂抹在皮膚的表面,并保持20分鐘左右,通常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如果時間太短可能會影響到藥物的效果,如果時間太長也有可能會對皮膚帶來刺激,因此需要嚴格控制好時間,最好能夠請專業的醫生進行治療,能夠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在使用泥灸之前最好能夠先做一下皮膚敏感試驗,觀察是否有過敏的情況,如果沒有過敏的情況可以直接使用。治療以后還要注意加強身體保暖,在短時間內要避免洗澡,而且還要避免受到冷空氣的刺激,否則會導致寒氣入侵,從而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平時也要注意加強身體護理,不要吃生冷的食物,能夠預防體內濕氣重。
泥灸可以天天做嗎
泥灸可以天天做,但臨床并不建議天天做泥灸,具體治療頻率需由醫生制定。患者在疾病治療初期一般需要每天進行泥灸加強療效,但隨病情逐漸穩定、癥狀好轉后,泥灸治療的間隔時間也可相應延長,此時一般無需每天進行泥灸。
泥灸主要包括石蠟、羌活、獨活、桂枝、石膏、草烏、茯苓等多種成分,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等作用,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月經不調、關節屈伸不利、偏癱等疾病。通過增加體內陽氣、促進濕邪排出,可以較快的發揮泥灸的治療作用。但是若長期每天進行泥灸,會導致體內陽氣過旺,進而會誘發五心煩熱、舌紅苔黃、潮熱盜汗、口干舌燥等各種火旺癥狀、影響疾病治愈。此外,天天做泥灸還可能因溫度刺激導致局部皮膚出現瘙癢、皮疹、水皰等損傷,因此不建議天天做泥灸。